大家好,我是李标田律师。在婚姻关系中,财产问题始终是重要的一环,尤其是在离婚时,婚姻财产的分割往往成为夫妻双方关注的焦点。
很多当事人对于哪些财产可以分割、如何分割以及可能遇到的陷阱并不清楚,今天我就来为大家详细解答这些问题,希望能帮助大家在处理婚姻财产纠纷时更加明晰和理性。
一、婚姻中哪些财产可以分割
在我国法律中,婚姻财产的分割主要围绕夫妻共同财产进行,而夫妻个人财产则归个人所有,不参与分割。
(一)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,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,为夫妻的共同财产,归夫妻共同所有:
1、工资、奖金、劳务报酬。这是夫妻共同财产中最常见的部分,包括双方的固定工资、奖金、津贴以及各种劳务所得。
2、生产、经营、投资的收益。比如夫妻一方或双方经营的企业盈利,投资股票、基金、房产等获得的收益。需要注意的是,投资收益必须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,若投资是在婚前,但收益在婚后产生,一般也会被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。
3、知识产权的收益。即夫妻一方或双方因知识产权的行使而获得的财产利益,如稿费、专利转让费等。
4、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,但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除外。也就是说,如果父母在遗嘱中明确只将财产留给自己的子女,或者他人在赠与财产时明确只赠与夫妻中的一方,那么该财产就属于个人财产,否则为夫妻共同财产。
5、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。这是一个兜底条款,例如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获得的住房补贴、住房公积金、养老保险金等。
(二)夫妻个人财产的范围
以下财产属于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:
1、一方的婚前财产。即结婚前夫妻一方就已经拥有的财产,包括婚前购买的房产、车辆、存款等,这部分财产不会因为婚姻关系的延续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。
2、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。比如医疗费、残疾赔偿金、精神损害抚慰金等,这些费用是对个人身体和精神伤害的补偿,属于个人专属财产。
3、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。如前文所述,明确只归一方的财产,另一方无权分割。
4、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。例如夫妻一方的衣物、首饰、私人用品等,但价值较大的贵重物品可能需要具体判断。
5、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。
二、婚姻财产怎么分割
在确定了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后,接下来就是如何分割的问题。分割夫妻共同财产,一般遵循以下原则和方式:
(一)协商分割优先
夫妻双方可以就共同财产的分割进行协商,达成一致意见的,按照协商结果进行分割。
协商是解决财产分割问题最快捷、最平和的方式,双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,如财产的来源、双方对家庭的贡献、生活需要等,灵活地确定分割方案。协商达成的协议应当采用书面形式,以避免后续产生纠纷。
(二)协商不成,由法院判决
如果夫妻双方无法协商一致,或者对协商结果反悔,那么可以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,由法院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进行判决。法院在判决时,会遵循以下原则:1、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原则。在分割财产时,会考虑到子女的生活和教育需求,以及女方在婚姻中可能因抚养子女、照料家庭等因素在经济上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,给予适当的照顾。
2、照顾无过错方原则。如果一方在婚姻中存在过错,如重婚、与他人同居、实施家庭暴力、虐待或遗弃家庭成员等,在分割财产时,法院会对无过错方予以适当倾斜,以体现法律的公平正义。
3、公平原则。根据财产的实际情况,按照公平合理的原则进行分割,避免出现明显不合理的分割结果。
(三)具体财产的分割方式
房产
对于婚后购买的房产,无论是登记在一方名下还是双方名下,一般都视为夫妻共同财产,原则上平均分割。但如果存在父母出资的情况,需要根据出资情况进行判断。例如,父母全资为子女购买房产,登记在自己子女名下,视为对自己子女的赠与,属于个人财产;如果父母部分出资,婚后共同还贷,那么该房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,父母的出资视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,但另有约定的除外。
对于婚前购买的房产,登记在一方名下,婚后共同还贷的,该房产属于登记方的个人财产,但婚后共同还贷部分及对应的增值部分,应当由登记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。
车辆
婚后购买的车辆,属于夫妻共同财产,分割方式与房产类似,可以协商由一方取得车辆所有权,给予另一方相应的补偿,或者将车辆出售后分割价款。
存款
夫妻共同存款,一般平均分割。如果一方能够证明存款属于个人婚前财产,则不参与分割。
股票、基金等投资产品,婚后购买的股票、基金等,属于夫妻共同财产,分割时可以根据市场价值进行评估,由一方取得份额,给予另一方补偿,或者进行变卖后分割价款。
三、婚姻财产分割中常见的陷阱
在婚姻财产分割过程中,一些当事人可能会为了自身利益,采取一些不当手段,导致另一方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陷阱:
(一)隐藏、转移财产
一方在离婚前,可能会将夫妻共同财产隐藏起来,如将存款转移到他人账户、隐瞒自己持有的股票、基金等财产,或者擅自出售房产、车辆等。
为了避免这种情况,另一方在离婚过程中,应当及时申请财产保全,调查夫妻共同财产的状况,如查询银行流水、房产登记信息、股权登记信息等。
(二)房产登记陷阱
在房产登记方面,可能存在一方擅自将夫妻共同房产登记在他人名下,或者在婚前购房时,双方约定为共同财产,但未进行登记,导致在离婚时无法认定为共同财产。
因此,在涉及房产等重大财产时,应当及时进行产权登记,明确财产的归属。
(三)婚前婚后财产混同
如果夫妻一方在婚后将个人财产与夫妻共同财产混同,如将婚前存款用于婚后家庭生活支出,或者将婚后收入存入婚前个人账户,可能会导致难以区分个人财产和共同财产,从而在分割时产生争议。
为了避免财产混同,应当尽量保持个人财产和共同财产的独立,如单独设立个人财产账户,明确财产的用途。
(四)债务陷阱
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,可能会存在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举债,或者与他人恶意串通虚构债务,企图让另一方承担债务的情况。
对于夫妻共同债务,应当由夫妻双方共同偿还,但如果是一方的个人债务,或者虚构的债务,另一方无需承担。
在处理债务问题时,应当仔细审查债务的真实性、合法性以及是否用于夫妻共同生活。
婚姻财产分割是一个复杂的法律问题,涉及到夫妻双方的切身利益。在处理时,大家应当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,保持理性和冷静,避免陷入常见的陷阱。
如果遇到复杂的情况,建议及时咨询专业的离婚律师,让律师根据具体情况提供专业的法律意见和帮助,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。